原煤仓堵塞的原因分析
发布时间:[2021-10-16 10:54:58] 浏览量:2261次
1.原煤仓底部下煤仓段的结构型式
下煤仓段的常用结构型式有矩形截面斜锥式、圆锥式,矩形截面双曲线式和圆形截面双曲线式等。其各自特点如下。
(1) 矩形截面原煤仓斗壁四角附近原煤受“双面摩擦”和挤压的作用,易粘结在斗壁角落内,在同样半顶角的情况下较圆形截面原煤仓更易积煤。
(2) 锥形原煤仓(包括圆锥形和方锥形) 沿煤的流动方向流通截面积逐渐变小,挤压力变大,煤粒与仓壁、煤粒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。由于煤沿壁面流动的重力分力不变,故随着煤的流动,锥形原煤仓内的等效流动动力越来越小。特别是在掺烧煤泥造成含水量较大、团聚性很强的情况下,煤在仓体内的流动就更加困难,结拱堵塞的几率就大大增加。
(3) 双曲线形原煤仓随着煤向出口的流动,斗壁的倾角加大,促使煤沿壁面流动的重力分力逐渐变大,重力对壁面的挤压力分力逐渐变小。与锥形原煤仓相比,其等效流动动力随煤的流动下降较慢。从原理上来说,这种形式的原煤仓堵塞几率相对较小。但在实践中,当煤的含水量增加到一定值(掺烧煤泥) 时,其堵塞的几率也会迅速增加。
2.原煤仓内壁半顶角、截面收缩率
对于锥形原煤仓,壁半顶角越小,越利于煤粒流动。对于双曲线形原煤仓,截面收缩率越小,越利于煤粒流动。
原煤仓在初步设计时,其半顶角、截面收缩率是根据电厂提供的设计煤种确定的。在考虑仓体容积和投资的因素外,原煤仓防堵塞的因素也一并考虑。但是,当项目建成投产以后,大部分电厂的煤质根本无法保证,严重偏离设计煤种,再加上下雨、下雪、结冻等不可控的环境因素,原来设计不堵煤的煤仓开始频繁堵煤。
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状态( 漏斗流流动、整体流流动) 不仅决定于仓体的半顶角和截面收缩率,而且更取决于煤质本身。在设计煤种情况下,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成整体流流动,但是在煤质发生变化( 掺烧煤泥后水分增加、团聚性增强) 后,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就从整体流流动转变成漏斗流流动状态。而中心流原煤仓的堵塞几率要比整体流原煤仓的堵塞几率大得多。
3.原煤仓出口尺寸
颗粒体运动学理论表明,对于干颗粒,满足不结拱的料仓开口度尺寸至少为颗粒特征尺寸的3倍,而湿颗粒则要求料仓开口度至少为颗粒特征尺寸的4倍。虽然料仓在设计上已尽量考虑堵塞的因素并加以防止,但是,由于原煤中杂质含量、粘度不同,另外雨季时物料潮湿容易粘结,冬季寒冷时物料容易冻结,特别是随着煤中水分的增加,煤的团聚性急剧增大,煤在原煤仓内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受到仓壁的挤压力越来越大,本来松散的颗粒被挤压团聚,特征尺寸变得很大。当煤团的特征尺寸达到一定的临界值,就会发生堵塞。另外,潮湿的煤在下料口内仓壁上的沾污板结也使得下料口变得日益狭窄,堵塞的几率也随之增加。
4.煤质种类及成分
不同的煤种,其团聚性不同。例如:破碎后的油页岩的团聚性最强,烟煤的团聚性和吸水性较无烟煤强;石油焦本身由于有油,所以团聚性最弱。煤的团聚性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原煤仓的堵煤状况。煤水分也是影响原煤仓堵煤的一个重要因素,水分的增加会增大煤的团聚性。在实际生产中发现,当煤的含水量(外在水分)达到8%时,有些设计不合理的原煤仓(矩形原煤仓、中心流原煤仓) 就开始出现堵煤;当煤的含水量达到10%时,堵煤比较严重;当煤的含水量达到12%时,堵煤就相当严重了。